首页/ 文学/ 名家作品/ 边城
名家作品
边城
作者:沈从文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6章)
一方优美健康的乐土,一代大师美与爱的理想!

【简介】《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一部中篇小说,凭此书一举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书中寄托着作者关于“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较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作品。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全书共二十一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似一幅或浓或淡的水墨画,以古朴清新的语言,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随感
  • S137***671
    沈从文用清浅笔墨勾勒出湘西的灵秀。茶峒的山水间,翠翠的纯粹、爷爷的慈爱与傩送的深情,构成最质朴的画卷。没有浓墨重彩的情节,唯有人性的温润与命运的轻叹,未说尽的情愫如薄雾朦胧。这份藏在日常里的美好与遗憾,在浮躁当下更显珍贵,让人久久回味那份纯粹与宁静。
  • S137***890
    《边城》是湘西水乡的温柔牧歌,纯净的人情与朦胧的遗憾交织,读来清润又怅然,藏着最本真的美与怅惘。
  • S137***950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汪浸润心灵的清泉。茶峒的青山碧水、白塔渡口,还有翠翠那双盛满纯粹的眼睛,勾勒出一幅不染尘俗的湘西画卷。这里的人情如白河流水般澄澈,爷爷的宽厚、顺顺的豪爽,让浮躁的心灵得以安放。 翠翠与傩送的爱恋,藏在月光下的凝望与青涩的嗔怪里,纯粹却易碎。大老的离世、傩送的远走、爷爷的逝去,让这份懵懂情愫终成遗憾,只留翠翠独自守在渡口,等待一个未知的归期。 《边城》的美,是温柔的,也是怅惘的。它用清淡笔墨写尽人性的美好与命运的无常,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寻得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懂得有些遗憾,恰是生命最动人的底色。
  • S138***082
    这段文字里的翠翠与祖父,像浸在湘西晨雾里的软语。祖父晚归,肩上手上的“东西”是烟火气,喊翠翠的声音裹着山风;翠翠的急与“不埋怨”,是祖孙俩揉碎在日常里的疼惜。 老船夫像个羞赧的孩子,翠翠揣着明了的温柔——这不是什么波澜故事,是溪水上摇摇晃晃的暖,是有人等你、懂你,连嗔怪都裹着糖的安稳。
  • 刘泽阳
    沈从文的《边城》似一幅淡雅的湘西水墨。茶峒的青山绿水间,翠翠与爷爷守着渡船,过着宁静淳朴的日子。端午节的邂逅,让翠翠对傩送的情愫悄然萌发,可天保的意外、爷爷的离世,让这份纯真爱恋终成遗憾。书中没有激烈冲突,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以及命运带来的淡淡惆怅。结尾翠翠的等待,伴着倒塌的白塔,既藏着对美好的执着,也道尽了平凡人生里无奈的诗意,读来让人心里满是绵长的怅惘。
  • 🦊🐰
    读《边城》的书评,像撞进茶峒的晨雾里,暖而怅惘。有人为翠翠的犹豫心急,替老船夫肩上的窘迫与期盼叹息——那座湘西小城的爱,总裹着欲言又止的温柔。有人说不必急着要结果,沈从文偏要把误会揉进山水里,让方言的涩口都成了桃源的底色,连读者都成了船上的人,浸在那点微妙的遗憾里。 也有人惊觉好书本无载体,电子书里也飘着茶峒的烟火气。翠翠等的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这悬而未决的结尾,是她心里的波澜,也是每个读故事的人眼里的涟漪。 原来《边城》从不是讲圆满的,它是把湘西的风、未说出口的话,都酿成一口清酒,咽下去是暖的,余味里却缠着点怅然。我们急翠翠的怯懦,怜老船夫的遗憾,最后却都成了等船的人,在那片山水里,把自己的心事也放了进去。
  • S137***053
    《边城》是一曲澄澈而哀婉的牧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青山绿水,舟楫往来,美得如同一个被时间遗忘的梦。然而在这极致的美中,却孕育着极致的悲——所有美好的情感都因命运的阴差阳错而擦肩而过。 翠翠在渡口无望的等待,是人类永恒的困境写照:最真的心,往往遇上最无情的命运拨弄。那条横亘的溪水,既是滋养生命的源泉,也成了阻隔相聚的天堑。沈从文用诗意的笔触,写出了人生最深的寂寞——不是在荒原独行,而是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与最该相遇的人,生生错过。 这份美丽与哀愁的交织,让《边城》超越了简单的爱情故事,成为关于等待、命运与东方美学的永恒寓言。
  • S137***109
    《边城》是一曲澄澈而哀婉的牧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青山绿水,舟楫往来,美得如同一个被时间遗忘的梦。然而在这极致的美中,却孕育着极致的悲——所有美好的情感都因命运的阴差阳错而擦肩而过。 翠翠在渡口无望的等待,是人类永恒的困境写照:最真的心,往往遇上最无情的命运拨弄。那条横亘的溪水,既是滋养生命的源泉,也成了阻隔相聚的天堑。沈从文用诗意的笔触,写出了人生最深的寂寞——不是在荒原独行,而是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与最该相遇的人,生生错过。 这份美丽与哀愁的交织,让《边城》超越了简单的爱情故事,成为关于等待、命运与东方美学的永恒寓言。
  • S137***706
    沈从文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悲剧的根源深埋在人性与命运的复杂纠缠中。没有真正的恶人,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合理性:老船夫的犹豫不决源于对孙女的爱,傩送的离去是对兄长之死的负罪,船总顺顺的沉默是对命运的无奈接受。悲剧就在这种“无人该负责”的情境中悄然发生,使得《边城》的悲情更加深沉、更加普遍。
  • S137***010
    离别章节最是动人,没有哭闹,只有三三望着溪水出神的留白。未完成的相遇与情愫,没有催生怨怼,反而让她在守护碾坊日常时,多了份“见过远方”的柔软。这份接受遗憾却不丢热爱的模样,恰是沈从文笔下最动人的生命底色。
同类书籍推荐
  •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
  •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
    丰子恺
  • 朝花夕拾(精品公版)
    鲁迅
  • 狂人日记(精品公版)
    鲁迅
  • 东周列国志(精品公版)
    冯梦龙
  • 尘埃落定
    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