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1944:龙陵会战
文学
1944:龙陵会战
作者:余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69章)

【简介】本书叙述的是1944年滇西抗日反攻主战场的战事——中国远征军的龙陵会战,及其后收复芒市、遮放、畹町,与反攻缅北的中国驻印军会师芒友、打通中印公路的全过程。全书中心在远征军以重兵三战龙陵,其间还粉碎了日军“断”作战攻势,终于以硬碰硬的攻坚方式攻克龙陵古城,创造了抗战史上中国军队以大兵团及空前规模的步炮空协同,实施攻坚作战并赢得完全胜利的全新战例。本书80万字,另附图册,收录中日双方的作战地图五十余幅和珍贵历史照片五十余张。

随感
  • S134***442
    龙陵会战作为滇西反攻的核心战役,不仅成功收复战略要地龙陵,为打通中印公路扫除关键障碍,更重创了日军主力,有力策应了中国战区及太平洋战场的反攻,其胜利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也彰显了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战力与决心。
  • sss
    龙陵会战,滇西反攻的血肉磨坊。远征军将士以命搏杀,山河染血终收复失地。每寸土地都浸透着忠魂,致敬为家国而战的脊梁。
  • 边乐S130***754
    龙陵会战让我读懂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不屈。滇西的丛林里,远征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撕开日军防线,每一寸土地都浸着热血。书中细节震撼人心:伤员咬着草爬行冲锋,百姓冒死送弹药。这场战役不仅是胜利,更是民族精神的淬炼,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无名英雄。
  • S130***954
    读那本写龙陵会战的小说时,总觉得字里行间都在发烫。远征军踩着焦土冲锋的身影,像被炮火镀了层血金,每一声“冲啊”都砸得人心口发颤。最戳人的是那些细节:卫生员往断腿上裹绷带时,绷带早被血浸成黑红色;通信兵在雨里喊哑了嗓子,电台还在滋滋响着“守住,援军就到”。明明知道结局是收复阵地,可看到某个人物突然栽倒在血泊里,还是会盯着那行字愣半天——原来英雄不是不怕疼,是疼到极致时,眼里只剩“不能退”三个字。关掉电子书时,屏幕暗下去的瞬间,那些焦土、硝烟、带血的绷带好像还在眼前晃。窗外的蝉鸣都变得恍惚。那些在小说里鲜活过的生命,终究成了纪念碑上的名字。可他们攥着枪托的力道,隔着时空都能感觉到——那是一个民族在绝境里,攥得最紧的一口气。
  • S134***100
    龙陵会战,是滇西反攻中最为关键的一役。战士们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以坚韧意志和无畏勇气,打破日军防御,收复龙陵。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民族精神的彰显,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 S134***100
    读完《龙陵会战》,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三战龙陵,远征军浴血奋战,以巨大牺牲换来胜利。他们无畏生死,用血肉之躯捍卫山河。这场会战是不屈抗争的见证,先烈精神如火炬,照亮民族前行之路,激励我们珍惜当下,奋勇向前 。
  • S131***776
    读《1944:龙陵会战》,我仿佛置身于那硝烟弥漫的战场。远征军将士们不畏强敌、浴血奋战,即便面临重重困难,仍以坚韧意志战斗。这场惨烈会战是抗战艰辛的缩影,让我深感和平来之不易,更对先辈们的奉献与牺牲满怀敬意。
  • 麽唸
    书中重点描绘远征军以重兵三战龙陵,并粉碎日军 “断” 作战攻势的艰难战斗。它从多方面展现了战争的复杂性与残酷性,不仅是对那段浴血历史的真实还原,也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远征军战士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战争对国家、民族带来的深远影响。
  • 艺术与传媒系视传2402侯圆圆
    “龙陵的血火撕裂胜利的表象:每一寸收复的国土下,都是无名者的骸骨与民族觉醒的悲鸣。 ——穿透宏大叙事,方见战争的真实代价与精神重生试图撕开“胜利”的包装,引导我们凝视历史的褶皱——唯有承认战争的狰狞,才能理解和平的份量;唯有铭记无名者的姓名,方不负他们以血肉浇筑的今天。愿你在红色阅读中,与那些沉眠于滇西青山的灵魂对话,让历史真正“活”进年轻一代的生命里。
  • 《1944:龙陵会战》以血火交织的笔触,还原了滇西反攻中这场惨烈战役。远征军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军铁壁,松山上的每一寸焦土都刻着民族不屈的印记。书中既有宏观战局剖析,又透过士兵日记展现战争的真实质感,让人深刻体会到胜利背后的沉重代价——那是用青春与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