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纪实文学/ 我在北京送快递
纪实文学
我在北京送快递
作者:胡安焉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7章)
工作是生存的手段,不是人生的目的,一个“底层”打工人的十年,快递员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简介】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销售、加油站加油工……他将日常的点滴和工作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生活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但他最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意义。

随感
  • S137***723
    合上《我在北京送快递》,那些在楼道里响起的脚步声、被汗水浸湿的工服,仿佛仍在眼前。作者笔下的北京,不仅是导航地图上的坐标,更是无数快递员用脚步丈量的生活现场。 书中让我触动最深的是快递员与顾客的短暂相遇——一次签收、一句抱怨或一杯温水,这些零碎瞬间构成了城市最真实的温度。在2025年算法精准调度的时代,书中那句“系统知道我走了几步,却不知道我摔了几跤”让人心头一颤。 我们习惯了“即时送达”,却少有人低头看看那些托起便捷的手。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奔跑者身后的漫天风雨,也提醒着我们:每一份职业都值得被平等凝视,每一个默默运转的人生,都有千斤之重。
  • S137***723
    读完《我在北京送快递》,仿佛随电驴穿梭于晨曦暮色之间。那些胡同里的包子香气、追出电梯的道谢、画布上的“毛细血管舞蹈”,无一不是城市灵魂的切面。作者以车轮丈量生活,用包裹串联起程序员、艺术家、老人的悲欢,让人看见宏大叙事背后具体而微的温暖。最动人的是那句“故事的摆渡人”——在效率至上的时代,仍有人愿为陌生的期待奔赴,让冰冷的楼宇间流淌着人情味的河。
  • S137***723
    早晨六点,我骑着电动三轮车驶入北京的街巷。寒风吹过脸颊,初冬的阳光还未完全升起,但这座城市已开始苏醒。海淀区的写字楼、朝阳区的胡同,我穿梭其间,快递箱里装着无数期待——或许是一份热乎的早餐,一件远方的礼物。 送快递不只是一份工作,更像是在城市的脉搏上跳跃。每一次敲门,都连接着陌生人的笑容;每一次赶路,都见证着生活的匆忙。北京很大,我渺小如尘埃,却用脚步丈量它的温度。黄昏归来,霓虹闪烁,疲惫中带着充实:我送的不仅是包裹,更是人间烟火里的温暖。
  • S137***367
    但只要你扛下来,干久了,慢慢都会适应,感觉就没那么累了。我记得有次来
  • 妮娜
    快递📦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稀松平常又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大多数人都是快递业的顾客,对快递的认识可以说是有限的、不全面的,甚至是有所偏颇的,而作者在第一篇章——我在北京送快递中以自己作为一名快递小哥的亲身经历,让行业外的人真正了解了这一新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日常和其中的艰辛与困苦,而且叙事语言也非常幽默,很有可读性,有时候也会让人笑着笑着就湿了眼眶。 心地善良、心怀良知是生而为人的珍贵品质,但同样又是那么稀缺。
  • 24商英01马绍涵
    《我在北京送快递》很真实!胡安焉以亲身经历,讲述十年间辗转多地做快递员等工作的故事,质朴文字勾勒出打工人的酸甜苦辣,让读者看到平凡奋斗者的坚韧与不易。
  • 唐林帆202402100113
    看到了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 叶雄琼202413020219
    写出了底层生活烟火气息和无奈。
  • LSQ202402030231
    写出了底层生活烟火气息和无奈。
  • 煤炭工程学院柴壮杰
    《我在北京送快递》展现了胡安焉作为“底层”打工人的十年经历。书中没有华丽辞藻,却以质朴笔触勾勒出快递员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他辗转各地,从事多种辛苦工作,那些在烈日下奔波、被误解指责的瞬间,是快递员日常的真实写照。但他没有一味抱怨,而是在苦难中坚守对生活的热爱,这份坚韧令人动容。 这本书让我明白工作是生存手段而非人生目的。它也让我看到平凡人在困境中不屈的力量,提醒我珍惜生活,尊重每一份职业背后的付出。同时,激励我在面对生活不如意时,保持乐观与勇气,去追寻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