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散文随笔/ 我与地坛:(插图版)
散文随笔
我与地坛:(插图版)
作者:史铁生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3章)

【简介】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这部散文集选取了《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黄土地情歌》等史铁生最为经典的散文。其中《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散文之一,全文感情深厚隽永,哲理含蓄,感人至深,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随感
  • 待在绿匣里的猫
    《忘了与别忘了》:面对社会上的残疾人士,在该“忘了”的时候即在精神和人格层面上,我们却时时记着他们的残疾,投以过度的怜悯或好奇;而在该“别忘了”的时候即在提供具体设施和帮助时,我们却常常忽视和遗忘他们的特殊需求。我想起前几天阅读的《推拿》中的都红篇,人们往往过度关注于一个残疾人所带来的动人的故事,却忽略了他们真正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他们是残疾人,但同时,他们先是与我们一样人格健全的“健康人”。
  • S137***386
    地坛既是安放史铁生灵魂的地方,也是他观察世界的窗口,在地坛的人不多,这也让史铁生能记得那为数不多的过客,串联起他们的故事
  • S137***386
    史铁生在生病的时候感觉到很绝望,但是不知比他更绝望的是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就要承受疾病的折磨,还有儿子的冷漠
  • S137***280
    地坛的斑驳石径,藏着史铁生对生死的叩问。三则散文里,残阳、老柏与地坛的寂静相融,将苦难酿成哲思。他于轮椅上凝望岁月流转,把命运的沉重化作对生命的温柔敬意。文字质朴却有千钧之力,让我懂得:苦难从不是枷锁,而是让灵魂沉淀的土壤,唯有与生活和解,方能在无常中寻得安宁
  • S137***495
    生活带给我烦恼,那我就要想的开,不过一次小失败,拾起信心再重开,乌云遮顶有阴霾,生活却是很精彩。
  • 待在绿匣里的猫
    《我二十一岁那年》:二十一岁,本该是撒腿跑的年纪,史铁生却被按在病床上,从满怀希望到彻底绝望。文章最打动我的是,他虽然身体被困住了,心却慢慢打开了。开始读书,学外语,甚至动了写作的念头。病房里来来去去的人——农民、局长、小男孩、苦命恋人——每个人都像一面镜子,照出生活的不同样子。
  • S137***280
    史铁生的文字藏着岁月的重量。地坛的残垣记录他与命运的对话,胡同的砖瓦承载着故乡的温度。从绝望中寻得生命韧性,在烟火里打捞乡愁记忆。文字真挚动人,让我懂得在困境中坚守,在离别后珍藏心底的温暖。
  • S137***480
    读完《我与地坛》第一章,我心里像被重重敲了一下。史铁生在最该意气风发的年纪,突然双腿瘫痪,只能靠轮椅行动。他痛苦到想死,常一个人摇着轮椅躲进地坛,一待就是一整天。 在地坛,他看着蚂蚁搬家、蜜蜂采蜜,想着自己连这些小生命都不如,却慢慢明白:死是迟早的事,急不得,而活着就要好好琢磨怎么活。地坛的草木荣枯、四季变换,让他领悟到,有些苦难无法改变,但可以换个心态面对。
  • S137***495
    史铁生的文字给了我力量,让我在无数个痛苦迷茫的时候重振旗鼓。
  • S137***280
    地坛的残垣间飘来黄土地的情歌,粗粝旋律裹着生命的韧劲。史铁生以笔为弦,奏响苦难中不屈的乐章,字里行间满是对生命的赤诚与敬畏。
同类书籍推荐
  •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
    丰子恺
  • 病隙碎笔
    史铁生
  • 云边有个小卖部(彭昱畅、周也主演电影原著)
    张嘉佳
  • 乖,摸摸头2.0
    大冰
  • 人世间
    朱大卫
  • 心生之境
    季琦